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缺的就是,那一口氣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9:29 AM,5/21/22, 先前我說,BwO,尚缺一口氣, 剛剛突然知道,那一口氣,就是天地有心,的心, 你反駁說,是人有心,才以為天地有心,意思是說,心,是人為造作, 我說,你要細思, 先生遊南鎮,你未見此花時,你與此花,同歸於寂,你見此花時,你與此花,遂一時顏色明白起來, 你要細思,主詞即受詞,受詞即主詞,主即是客,客即是主,主和客,皆為客觀的寂然的存在,當主客有感,遂主客皆泯,有感,是主客雙方一起有感,非主欲有感,就會有感,意思是說,有感,即說明,你與天地,天地與你,皆有心,否則,你與天地,天地與你,有感不了, 唯其,互為主體,遂成就雙方,復為主體, 所以,我們,重說一次, 南鎮遊先生,此花未見你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此花見你時,此花與你,遂一時顏色明白起來, 意思是說,你有心,天地亦有心,天地有心,你亦有心,你與天地,天地與你,遂一時顏色明白起來, 意思是說,BwO 的世界,在 D&G 筆下,還沒有來到,那一口氣,還沒有來到,那一時明白起來的顏色, 意思是說,德勒茲和 Guattari,是精神上的好兄弟,必須相會,德勒茲和熊十力,也是精神上的好兄弟,也必須相會, 這第二個必須相會,就是後結構主義的心理治療,

典範的轉移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意思是說,當你以為,你在建構真正的知識,你背後所依據的典範,已經過時, 觀察相關文獻之「磁吸性」 vs. 「岐出性」之比重,你遂可以知道,這個典範的生命周期的位置, 「磁吸」,表示,西瓜偎大邊,「岐出」,表示,異議,有可能,這就是下一個典範的萌芽, 自然科學,無所謂典範的轉移,意思是說,工具理性,比拉岡桑的「父」之名還父,簡單講,就是現代人的「天父」,堅若盤石,還要什麼轉移, 社會科學,始終擺脫不了,對物理學的妒忌 (physics envy),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就是對物理學的陽具的妒忌,因為離開硬梆梆的自然科學,什麼都是軟的, 近日,台中那邊,有人狂銷祖傳秘方的壯陽藥,藉 YouTube 廣告,其中訪問一個笑瞇瞇的阿巴桑,她說,連我這口枯井,都能打出洪水, 意思是說,硬梆梆,真的,好棒, 意思是說,羨慕以至套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學,玩的社會科學,就是安了一個假陽具的性愛遊戲, 你要理解,鄭中基,長樂街烏蠅哥也,他和明天打炮,片尾大叫,「假的假的」, 明天,是一個冶豔女鬼, 人文學,毫無疑問,最軟,基本上,連安一個假陽具的資格都沒有,這是為什麼,人文學,前戲這麼長,這麼重要,的原因, 因為,前戲,就是,一切, 這件事,可以說明,一九六零前後,當結構主義,好不容易,發現可以用語言學的結構,來解釋人世,那麼高興,因為他們終於,找到假陽具了, 所以,典範的轉移,就是假陽具的轉移,意思是說,我們正在翹首以待,下一個假陽具的新產品,

BwO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首先你要理解,這個片語,BwO (Body without Organs),是 「不鳥上帝的審判」(Antonin Artaud,1947) 的片語,意思是說,Artaud 嘶喊著,「你可以惡搞,糟蹋我的身體,但是我的器官是自由的」, 你要理解,那時,Artaud 剛從關了十多年的精神病院,被營救出來,那些年,他被電痙治療 (ECT) 了五十一次,免不了多處骨折,牙齒掉光,他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卻能寫下最後那幾年,清醒的吶喊的作品,你真相信,他有精神症嗎,我認為,診斷應該是譫妄,而且是心因性的,意思是說,那些胡言亂語,嘶聲狂叫,是 Artaud 的作品,至於為什麼他需要這樣的作品,這才是最有趣的問題, BwO 在 D&G 筆下,變成機器,machine 是相對於 organism 而言的,D&G 喜歡機器,喜歡工廠,喜歡拆解,喜歡碎片,喜歡慾望的碎片的流動, 但是,D 在遇見 G 之前,就已用 BwO 這個片語,那些年,他對這個片語的理解,和他遇見 G 之後的理解,有什麼差別,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當然,之後,在他們合作的書寫中,我們分辨不出,他們對 BwO 的理解,那些部分是 D 的,那些部分是 G 的, 但是我想,機器和工廠,是 G 的, BwO,的意思是說,身體是一個臭皮囊,身體裡面的器官,是機器的零組件,你可以拆下來,裝回去,或不裝回去,或裝在另一個身體,這就是領域化,去領域化,再領域化,有點像中共活體摘除器官,你可以隨時跟淘寶的器官農場 (organ harvesting) 下訂外賣,比如說,一顆新鮮的肝臟,一根巨大的陽具, 意思是說,BwO 的世界,放眼看去,漂浮著無數的,各式各樣的器官 (organs),不打算拼湊出一個個完整的生物體 (organism), 據說,這樣,器官,才能,獲得,自由, 我渴望自由,我珍惜自由,我認為身體,的確是一個臭皮囊,但是 BwO 的世界,的那種徹底的碎片的自由,實在恐怖,我相信,我消受不起,問題出在,上面這幾句話的主詞,意思是說,我無法不用「我」這個字, 意思是說,「Pure immanence:A Life ... 」,我喜歡 immanence,但是,我無法那麼純粹,而既然無法那麼純粹,就表示我一定,還殘留下一點甚麼,對 transcendence 的渴望,知道這件事,讓我對自己,有點失望,卻又有點...

老灯四十一

https://youtu.be/yeqsxxw7aOc

共匪闖家門說,「不舔共屁眼,就殺你們三代」,那個上海小伙子說,「這是我們最後一代,謝謝」,共匪說,「屠殺人民,就是為人民服務,the pleasure is ours,樂趣是我們共匪的,you are welcome,歡迎你們舔,don't mention it,殺你們三代,不必言謝」

https://youtu.be/xc4JxyZUbZM https://youtu.be/Dk3pLxRCcek

A Brief and Personal History of Post Qualitative Research Toward “Post Inquiry” (ELIZABETH ADAMS ST. PIERRE, 2014)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https://journal.jctonline.org/index.php/jct/article/download/521/stpierre.pdf St Pierre 立意於,「後」研究 (research),「後」探索 (inquiry),殊不知後現代是一個籠統的,文化現象的概念,後結構主義則不應如此實用,意思是說,這是一個悲劇,當你不小心讀了,與「後」沾邊的理論,你以為世界已經因此變了,結果當然還是一成不變, 這個教訓,告訴我們,人文學,包括後結構主義,無用之學,無用終乃大用,但不是拿來這麼實用的,頂多它可以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讓那個人「更有風格的瘋狂」, 至於「那個更有風格的瘋狂的人」,對另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有何意義,這是一個好問題, 比照 St Pierre 的「後」,菊次郎十六式,就是「後」治療,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先前說過,起因是,治療者太不自由了,我希望他自由,以致他與另一個人的相處,可能帶來自由, 就像德勒茲,帶來一陣清新的狂風 (a gust of fresh air),

Clinical Spinoza: Integrating His Philosophy with Contemporary Therapeutic Practice (Ian Miller, 2022)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https://www.karnacbooks.com/product/clinical-spinoza-integrating-his-philosophy-with-contemporary-therapeutic-practice/96512/

紀錄昨天 5/3/22

風驟,不十分反對,因緣際會萍水相逢,但十分反對,刻意造作沾黏攀緣,此生,只識二台灣人,一是豬哥亮,一是七等生,只識二中國人,一是船子德誠,一是魯智深,這就叫做,海內存知己,鴻飛不必鳥東西, 日本人,亦二,一是宮本武藏,一是大島優香,前者善耍劍,後者則舌功絕倫,保證你挺不過一分半鐘, 澤庵和尚,是雲遊僧,雲遊,顧名思義,居無定所,吃飯應該也是,有一頓沒一頓,除非可以掛單的寺院,像連鎖汽車旅館,隨處都有,但是,這顯然行不通,雲遊,顧名思義,是往人跡罕至之雲深處去,澤庵和尚,年輕時,不知受了什麼刺激,誓願著述,為千百年後讀者,你要理解,此誓願是相對於,武藏之決鬥一生至死, 你要理解,那是一個酣暢的年代,活得酣暢,死得酣暢,意思是說,決鬥酣暢,書寫酣暢, 3:59 AM,5/4/22,一平射箭,以毛習為靶,兄明顯久練,箭箭紅心,你要理解,藍波亦喜射箭,箭頭是一枚小炸彈,像發射導彈,蠢兒治國,蒼生流離,生靈塗炭,中國人,請伺機下手,

作場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2:51 AM,5/4/22,醒來,突然知道,能改變人的,是作場經驗,意思是說,單是說沒用,必須是一個經驗,而且是作的經驗,比如說,新生命教會,酒癮者入住一年半,谷關農場農作,作出一個新生命,意思是說,作之為作,需一場域,場是空間的,物理的,具體的,生活的,作則是實務,實際的,操作的,製造業的,農業的,勞作的,作出東西來的,比如說,女人懷孕生子,華碩作出 zenfone,舒潔作出衛生紙,劇場作出一齣戲,農夫作出一片田,所以,作場有生產意涵,其生產方式,必須勞作,勞就是流汗,累個半死,的意思,作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到自然的韻律節奏,作場,是住在那裡,在那裡生活勞作,比如說,郭台銘鴻海,加班加點,奴役勞作,就是血汗工廠,作為作場的例子,史稱郭氏混口飯吃至死方休學派,

psychosis vs. 「that area」 vs. neurosis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Main inspiration: Freud ~ neurosis Jung ~ psychosis Lacan ~ psychosis Kohut ~ that area Winnicott ~ that area Klein ~ that area Ferenczi ~ that area Michael Balint ~ that area Fairbairn ~ that area Guntrip ~ that area The names of that area include narcissism, borderline, and perversion.  That's why perversion is so fucking interesting. That area is not mummy-daddy-me type family drama, nor is it florid psychotic. Compared with neurosis, that area is more akin to psychotic experience. That area is what Nietzsche said about 「human, all too human」. In other words, that area is tragedy itself.  Post-structuralsm is tailor-made for that area. So is creativity, and of course destructiveness.  You see, I live in that area. I dislike neurosis, I hope they can loosen up to enjoy that area. I don't mind psychotic experience, which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life. I pity florid psychosis, I hope they can recover, at least partially, to enjoy that area, at least a little bit. 

第三世 (後結構主義和心理治療)

一般說法是,榮格學派適用於後半生, (精神分析,適用於前半生,意思是說,活不到三十歲的那種重症,才需要精神分析,意思是說,榮格學派,不適用於重症的年輕人,適用於悶騷的中年人) 意思是說,抽著菸斗,坐在湖邊,用石頭砌一個古塔,人生就算完成, 這不是我的人生,不管是前半生,還是後半生, 差別,首先是湖,我說過很多次,你不能擁有湖,你翻山越嶺,「終於來到湖邊」,你只能,湖邊小坐,抽幾支煙,隨即起身上路,意思是說,湖可造訪,不可耽溺, 我說的湖,當然,是母親的湖, 其次,我想,前半後半兩分,是一種高估四十歲的重要的說法, 二十三十,過動不歇,累積經驗和習作,三十四十,是此生創造力,唯一可能旺盛的十年,之後,通常情況是,四十五十,把三十四十,好不容易,才說得出口的那幾句話,反覆自圓其說,五十以後,每況愈下,重複自己,沽名釣譽,自欺欺人至終, 我希望,能破上述魔咒, 我目前的想法是,分為三世,每世卅年,前兩世,約略與上述前半後半相當, 但是,我希望,重複自己,到六十前後,「有一天,那個人,起身,頭也不回,走出他的家」, 簡單講,他「出家」了,開始他此生,真正想望的旅程, 然後,客死他鄉,曝屍荒野,被當成無名氏,草草後事,回到自然, 托爾斯泰的,最後那幾天,類此,但是,有點晚了, 換句話說,六十,van life 啟程,是我心目中的第三世, 史坦貝克,六十初,好歹和他的狗查理, van life 一年,據說,那是為了田野考察, 這不是,我心目中的 van life, 我心目中的 van life,沒有這麼明確的目的,是息塵緣,倘佯天地,是船子和尚,擺渡一生,覆舟棄船,不知所蹤, 你要理解,Artaud 臨終,坐在床邊,手裡握著一隻鞋子,達摩死後,後人多事,開棺尋之,只找到一隻鞋子, 你要注意,是「一隻鞋子」,不是一雙鞋子, 意思是說,第三世的秘密,隱藏在「另外那隻鞋子」,